不是竹節蟲啦!颱風竹節草首亮相 全因「它」被除名
07-25 IDOPRESS
「竹節草」是首次出現的颱風名字,不少人錯認成「竹節蟲」。(圖/中央氣象署)
正式進入颱風季,這兩天接連生成3個颱風,依序為昨(23)日的范斯高、竹節草,及今(24)日中午生成的柯羅莎,其中「竹節草」是首次出現的名字,不少人錯認成「竹節蟲」,中央氣象署特別說明,2019年「利奇馬」颱風造成嚴重損害遭到除名,因此在2021年新增「竹節草」來遞補。
中央氣象署解釋,西北太平洋颱風的名字,是由鄰近的14個國家或地區所提供,組成一張140個名字的清單總表,依序輪流使用。至於各國(或地區)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,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,則由各國(或地區)自行決定。
氣象署說明,當有颱風造成巨大傷亡或損失時,就會被「除名」,再由新的名稱遞補,這次首次與大家見面的「竹節草」,就是2021年新遞補的名稱,取代了2019年造成嚴重影響而被除名的「利奇馬」颱風。
至於3個颱風是否會侵台,氣象粉專「天氣風險 WeatherRisk」指出,范斯高將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,並登陸中國陸地趨於消散;竹節草亦有機會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,從台灣東側海域北上朝琉球方向移動;柯羅莎則將往北方移動,距離台灣遙遠、無影響。不過粉專提醒,外圍環流仍可能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地區,帶來間歇降雨與強風浪,週末天氣也不太穩定,這兩天仍需留意最新預報,外出活動注意天氣變化與海邊安全。
免責聲明: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本站所有資源全部收集於互聯網,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,如有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等,請給我們留言。